2019年北京市武术太极拳锦标赛快讯

2019年5月25日到26日,“2019北京武术太极拳锦标赛-精英赛”在广安门体育馆隆重举行。

在这次比赛中,紫竹院辅导站共有5人参加,分别是赵跃国、王运杰、张桂茹、邸会霞、张朝阳,他们是在“2019年北京武术太极拳锦标赛-网络赛”中选拔出来的选手。

当获得参加精英赛的资格后,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刻苦训练,积极向田京苗老师及辅导站的师兄弟求教,希望经过练习,使技术动作更加准确,在打套路时能体现出陈式太极拳刚柔相济、螺旋缠绕的特点。

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赵跃国获得男子中年甲组传统套路陈式第八名。

张朝阳获得男子中年乙组传统陈式太极剑第七名。

这次比赛成绩并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但大家也通过这次比赛,总结出自身存在的问题,有技术动作上的,有心理上的,还有上场经验方面的。

大家都热爱太极拳,参加比赛名次不是最重要的,每次比赛能根据上场出现问题,总结出的经验却非常宝贵,比赛对太极拳学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督促自己不停进步。

不论比赛结果如何,都应胜不骄败不馁,坚持练习,利用比赛过程中获得的体会和经验,改进缺点与不足,在下次比赛中,定能赛出更好成绩。

太极让我的腿能够正常走路了!

        以前我练瑜伽时不慎扭伤髋关节,查出了髋关节先天发育不良,当时我走路已经有点瘸了,想通过其它锻炼方式恢复正常行走。2014年从网上偶然查到中国武术协会北京陈式太极拳研究会电话,询问到紫竹院辅导站,于是来到紫竹院公园,向田京苗老师学习传统陈式太极拳。
        刚开始我练拳姿势不太规范,很多动作做不到位,但师父总是耐心的讲解和示范,在师父的鼓励和辅导站师兄师姐们的帮助下,我每天都坚持习练,慢慢地恢复,后来有一天单位同事说我现在不象以前拖着胯走路了,我欣喜若狂,我的腿能够正常走路了! 从此我练习太极拳的信心更坚定了,后来我拜田京苗老师为师,继续学习了陈式太极拳二路和三路拳。
        我把师父的打拳录像放到电视上反复看,仔细阅读师父推荐的拳理书藉和文章,将平时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要点记录到学习笔记中。后来我又学习了太极剑、太极刀和太极枪,通过太极器械的学习促进了我太极拳的提高,因为太极器械的动作是太极拳的升华,是拿着器械在练拳,使每一式拳的原理理解更清楚了。在学习中师父教导要用腰劲,一气呵成,先慢练,动作熟练后再放开了练,同时练拳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例如看电视站桩,屈膝如坐板凳等。
        通过太极拳的螺旋缠绕开合练习,使我的腿比以前有劲了,身体也结实了,坚持习练太极拳使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让我心身愉悦,去年我通过考核取得了武术三段证书,今年去黄山九华山旅游,顺利走下来近20公里的徽杭古道,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就是太极拳的神奇,太极拳是祖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发扬光大,我相信十年修练必有成效。
        我从心里感激师父耐心的教会我这个缺乏运动细胞的学生,感激辅导站的赵青老师和其他师兄帮助我纠正练习过程中的错误。感谢师父,感谢师兄师姐们!

浅谈我练习太极的体会和感受

一、学拳历程
        第一次接触太极拳,是在2002年。体育专业课,我选了武术。那时候学习的是24式简化太极拳,由体育课老师教,一招一式都带有体育运动风格。但是由此,我与太极拳结下了不解之缘。体育课结束后,我一直坚持打24式,这样有利有弊,利在于缘分未断,弊在于毛病太多而不自知,就这样断断续续打了若干年。
      正式接触太极拳是在2017年,认识田老师后,向田老师学习了北京陈式太极拳,田老师纠正了我很多不当姿势,教了我很多身法。
        二、学拳对身体的变化
        我从小身体不好,出生仅有二斤。长大后,免疫力一直很差,身体经常出小毛病。工作后又经常熬夜加班,身体熬坏了,中医上说是脾肾阳虚,西医上讲是得了很重的内分泌疾病,一度影响到心脏。检查指标是正常指标的500多倍,人民医院和协和医院都说没有办法治疗。我在坚持打拳一年后,再去化验,指标竟然正常了。前几天又化验,指标正常并且稳定。之前由于长期伏案,我有很严重的肩颈病,颈椎已成直线,腰椎骨裂。打拳之后,这些病症均已消失。我深知这是打拳带来的变化,以前身体沉重,抬不起腿,现在打拳,感觉身体轻盈。
        三、打拳对性格的变化
        我以前好生闷气,心情抑郁。自从打拳之后,越来越觉阴阳变化奥妙无穷,性格越来越开朗,心态越来越豁达。
        这就是我现在的一点体会,我对拳理研究不深,在此就不贻笑大方了。只是希望大家能够坚持练拳,定会受益无穷。
        最后,感恩田老师,感恩太极,感恩缘分。

2009年4月18日北京市“李瑞东杯”武术太极拳比赛

由北京武术院和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主办的2009年北京市“李瑞东杯”武术太极拳比赛,于4月18日正式举行。

2009年北京市“李瑞东杯”武术太极拳比赛

比赛地点位于北京市石景山体育馆的室内场馆中,一共投入了四块场地,以便不同级别的运动员同时进行比赛。太极拳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武术项目,由于它要求在身心两方面同时锻炼的特点,它能为正确锻炼并长期坚持者带来全面的健康回报。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太极拳作为保持自身健康的重要锻炼方式。本次报名参赛的选手也非常多,粗略估计不下七百人,而且年龄跨度非常大,从8岁到80岁都有,大家以自己在场中出色的表现向观众们分享着各自对太极拳的热爱之情。

[jwplayer width=”400px” height=”320px” mediaid=”176″]
紫竹院田京苗教师的辅导站本次有六位选手参赛,分别参加了青年男子组、中年男子、女子组和老年男子组等组别。在赛前集训最紧张的一个月中,正巧赶上紫竹院公园进行地砖翻新施工,大家只能在行人来往不断的拱桥边临时开辟场地练习。不过参赛选手们并没有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最后从强手环伺的赛场中成功地夺回了五个奖项。

本站樊存曾获得老年男子组奖项

本站赵青获得中年女子组奖项

本站班利生获得中年男子组奖项

本站江波在太极剑比赛场中